首页 > 时政 > 特别报道 正文

干字当头精准发力 奋力决战脱贫攻坚

同心县委 同心县人民政府
稿件来源:《共产党人》7期 作者: 发布时间: 2020-04-17 | 打印 | 字号:TT

 

枸杞种植采摘成为同心县农民增收致富的“铁杆庄稼”

 

  近年来,同心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坚持精准基本方略,紧扣“两不愁、三保障”,落实“六个精准”“五个一批”,举全县之力狠抓责任落实、政策落实、工作落实,全县8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,27403户103654人建档立卡人口累计减贫26840户101927人,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3.3%降至0.61%,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。

  优先发展教育拔穷根。近年来,同心县“县城建设不搞大开发,让利大教育”的做法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脱贫攻坚督查组点赞。先后被评为全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先进县、全国阳光校餐示范县,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做法和经验,被教育部作为“宁夏模式”向全国推广。设立教育扶贫基金,初始规模4100多万元,实现贫困家庭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全程精准资助,农村孩子上学远、上学难、上学贵成为历史。

  提升医疗水平解民忧。严格落实“三个一批”(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,大病集中救治一批,重病兜底保障一批),健全“五道防线”(城乡居民医疗保险、大病保险、扶贫保、民政救助、财政兜底),推行“先诊疗后付费”和“一站式”服务,实现基本医疗保险、大病医疗保险建档立卡户全覆盖。持续对全县动态核准患病的11040名建档立卡群众分类瞄准、精准救治,救治率99.9%,住院总费用个人自付比例5.84%,有效防止了贫困人群的因病返贫致贫。开通健康扶贫App,方便群众查询就医及报销费用、知晓健康扶贫政策。

  危窑危房改造筑新居。筹措资金3.55亿元,坚持面积不超标、标准不降低,严把标准、验收、资金“三关”,对8.96万农户房屋进行了鉴定,累计改造危房2.02万余户。创新思路,采取“自建、集中建、就近改建、幸福院”四种方式,解决了近9万人的安全住房问题,农村危房全面清零。以政府代建方式,建设海棠湖等12个危房改造集中安置点,安置困难群众512户;集中建设黄家水等3处“农村幸福院”,切实解决了38户移民迁出区“老人户”等遗留人口安全住房问题,同心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受到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。

  强化安全饮水惠民生。累计解决了33.9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。对居住分散、自来水不能入户的737户,采取“集雨场+水窖+潜水泵+净化器”方式全面解决,做法得到了2018年省级扶贫开发成效考核组充分肯定。全县农村集中供水覆盖率99.7%、自来水入户率99.5%、贫困村安全饮水覆盖率100%、贫困户安全饮水保障率100%,农村饮水全面达标,老百姓从内心喊出“共产党亲、黄河水甜”。

  培育特色产业抓“造血”。围绕“4+X”产业体系(有机枸杞、草畜、中药材、圆枣4个主导产业,其他多种产业),累计争取和投入各类产业扶贫资金18.17亿元。“一乡一业”“一村一品”特色产业成为脱贫富民的重要支撑。建立“公司+基地+农户+科技服务团队+基层党建”机制,打造16个产业扶贫示范村,培育31家扶贫龙头企业、823家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、730名致富带头人,带动7000余名贫困群众增收脱贫,“党建+”全产业链式党建带扶贫新机制,得到中央领导同志肯定。

  拓宽就业路子促增收。出台《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实施办法》等政策,累计向1.12万人兑现奖励7840万元,极大激发了贫困群众务工增收的积极性,年均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近7万人次,务工收入近8亿元,劳务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“铁杆庄稼”。创新“跳出农业扶贫抓脱贫”的思路,在县城建成扶贫产业园,在人口较多村建成扶贫车间23个,安置就业3000余人,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户有1人就业目标。“扶贫车间”做法荣获第六届民生发展论坛“2018民生示范工程”。

  易地扶贫搬迁展新颜。投资4.03亿元,“十三五”搬迁安置群众1518户7088人,坚持产业配套、就业保障、公共服务、社会管理“四个跟进”。在农村安置点户均配套建设养殖圈棚1座,共扶持发展肉牛549头、滩羊3938只、特色种植业5956亩,外出务工159人;配套完善了水、电、路等基础设施,建设了学校、卫生室、文化广场等。扶贫产业园企业吸纳移民246人,公益性岗位安置181人,移民自主创业就业1071人,实现了户均1人的就业目标;确保搬得出、稳得住、管得好、逐步能致富。

  完善综合保障兜底线。累计救助困难群众24万人次,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.1亿元。残疾人护理补贴和生活补贴,特困供养人员、高龄老人津贴及医疗保险、意外伤害保险实现全覆盖。整合民政、残疾项目资金1.5亿元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;累计投入1.4亿元建成6个乡镇敬老院、36个农村老饭桌、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,切实保障了特殊困难群体有尊严地生活。2019年同心县荣获“全区民政工作先进县(区)”称号。

  完善基础设施夯基础。2014年以来,累计投入资金26.3亿元,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004公里、村组巷道1221公里,开通公交线路58条,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“走不通”的路实现互联互通;新建及改造各类供电线路2926千米,群众生产生活用电更加方便;新建改建通信基站439座,网络信号覆盖率更广、速度更加顺畅;新建农村社区12个,新建维修改扩建村级文化服务中心129个、文化广场40个,行政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达标,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断完善。

  (图片由同心县委办公室提供)

>>><<<
【作者】:
【来源】:《共产党人》7期